“缠丝拳会馆”是全球武术健身连锁俱乐部,理论上各地都有。目前尚属早期,有些省市的机构还有待于你我共同组建。有心学习的人士可以到重庆市荣昌区缠丝拳会馆总部学习。如要上班或学习时间不方便,可以先通过网络教材学习,基本掌握后到总部短期集训考取相应资质,然后回到各地开设连锁会馆。
© 缠丝拳会馆
Powered by LOFTER

峨眉系列武术的特点

相对于少林武术的刚猛迅捷和武当功夫的柔缓凝重,盛行于川渝云贵藏等西南地区的峨眉系列武术亦有其独到的技术特点。

  (一)、具有浓厚的攻防搏击意识

  古蜀及巴人自古以来生活在地处西南地区的川渝云贵藏等西南地区,气候特殊、地形复杂,巴蜀民众勤劳勇敢,尚武善斗,素以灵巧著称。因此,凡练峨眉系列拳术必须带着深厚的攻防搏击意识(即带有强烈的敌情观念),做到与假设之敌进行模拟拼搏,精神高度集中,神思敏捷,身灵步活,拳脚生风,击法变换于瞬间,做到"有形打形,无形打影。"峨眉系列拳术技艺的深厚意识,是拳师们在长期的习武实践中产生的。是拳师们大脑这种高级组织的特殊物质的机能,练峨眉系列拳术技艺十分强调胆壮、气足、力雄、法准、机巧。

  (二)、具有巴蜀地方拳术的特殊属性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了众多的技术流派,峨眉系列拳术技艺,除具有中华武术的普遍性之外,还独具有手法细密、一法多变、掌指兼用、身灵步活、拳脚生风、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等特点。这些特点,就是峨眉系列拳术技艺的特殊属性。在峨眉系列拳术技艺的发展过程中,拳师们不断地吸取各技艺流派技击精华,充分发挥四川人机智灵巧、顽强勇斗精神,打法则以偏侧滚进、单边攻防、以巧制化、以小制大等特点,从而使其技艺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这种在继承中华武术固有的蔟防技击性和运动形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四川人拳术技艺独特打法、使之扬长避短,从而使峨眉系列拳术技艺既有中华武术的普遍属性,又具有四川地方拳术的特殊属性。

  (三)、刚柔、快慢、动静、虚实、巧拙的对立关系

  刚柔这对矛盾在峨眉系列拳术技艺中尤为重要,早在明代唐顺之所作的《峨眉道人拳歌》中描述练刚时"忽然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砂走。"柔时"百折连腰尽无首。"练拳必须刚健有力,柔中寓刚,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峨眉系列拳术技艺所求之刚,是指肌肉收放的速度力量的外露,是拳风之外象,需具有阳刚之健美。所求之柔是指四肢、体躯的肌腹、关节健膜的最大牵张、各主要关节活动面最在幅度的伸转或多轴性运动。刚与柔的关系在峨眉系列拳术谱中已有论述,拳谱曰:"阴中有阳,柔中育刚,以意示形,形似神同,以柔为本,以刚为用,刚柔得中。"因此,"刚与柔"的相互变化与合理的使用,是演练好峨眉系列拳术技艺的一大劲力法则。

  快慢是峨眉系列拳术技艺中运动节奏的具体表现, 快与慢要相互依托,互为其根,有慢才有快,有快才有慢。多数峨眉系列峨眉系列武术讲究"慢拉架子快打拳。"慢时"鼻息无声神气守",如木偶似的轻柔细缓,但一书起来则如星女掷灵梭"一撒通身皆是手"。峨眉系列拳术谱记载:"手脚齐出方为真,借力使力须抖劲,拳脚勇锐快当先,招尽势定慢中静。"这种以快打慢、以快制快、慢中待发、快慢相兼的技击原则,正是峨眉系列拳术运动风格之表现。快与慢的正确处理是快而不乱,慢而不散,以快为主,在快中求准,快中坟稳,快中求活动,快中求美,快速有力,快慢相兼。强调快,应防止"一快遮百丑"的思想以及"慢中求细活"的做法。

  动静的矛盾关系是"以静为动为奇"。"默然而处,亦动也。"故有"动极而求静,静极而生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识为峨眉系列拳术技艺发展的内在原理之一。动是峨眉系列拳术技艺的基本动态,这种动态包含着踢打摔拿劈刺抡砸多种击法(并突出"五峰"、"六肘"之运用)以及身躯拧旋折叠、吞吐浮沉、俯仰屈伸;步法的腾挪闪展、进退变换;表现于内的动则是气血的流畅、精神的聚歙、神思的敏捷、判断的准确,反应的及时。

  虚实是峨眉系列拳术法善用的一大原则。四川人体质轻灵,本力不如北方人雄厚,在散打时,常采用"避实击虚",以巧制胜。拳经说:"开合虚实,即为拳经"。这就指出,攻出时要开之以虚,诱敌深入,伺机反攻。防守时要合之以实,使敌无暇可击。峨眉系列拳术技艺讲究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令人莫测。在拳艺中则表现为重心为偏侧以利步势之变换,其脚就有左虚右实右或右虚左实之分;其手法因常以单边攻中带防、防中含攻,攻守兼备,故称之为实,防之谓虚,以实击虚,一击必中,一触即分,用虚化实,虚而引之,使敌进击之力失去攻击点。拳谱云:"实打实,拼蛮劲,虚打虚,空稀稀,实打虚,伤骨筋,虚化实,省气力。"因此,练拳较技,必明虚实,拳艺方能更精进。

  高低这对矛盾反映在拳艺中是指动作结构上的变化要有高有低之变化。 因此,峨眉系列拳术路中,就有高桩与矮桩之分;有满手与短手之别;身法上有挺展放在与收缩紧小之异。拳谱讲:"高打矮,长手宰,矮打高,往下掏,不高不矮拳脚招"。又云:"高来挑托低来斩,不高不矮左右搬"。峨眉系列拳术演练风格上多有高低起伏、扭旋折叠、俯仰伸屈等变化。因此,有"龙行虎步,鸡身猴形、五掌七掌、鹏尽凤腾"之说。

  轻重之矛盾表现在峨眉系列拳术技艺,是以形喻势的又一体现。拳谱云:"强打蜻蜒点水"样的轻灵巧打,"弱打似猛虎扑食"样沉重勇猛。讲究轻如蜻蜒点水,重如铁锤击石。击拳以气摧力,快而有力,发腿似野马飞蹄,掌指点穴似离弦之箭,疾步似燕子穿云,势沉如高山巨鼎,窜蹦似猿猴攀枝,静沉似龙盘虎踞。故峨眉系列拳术技艺一招一势重如铁,一法一式轻如叶。轻为突出重,重为轻之根,轻重缓急,使演练拳艺更趋技艺的悠扬旋律。

  总而言之,刚柔、快慢、动静、虚实、巧拙等对立关系,体现了巴蜀地区尤其是潼南崇龛希夷先生扶摇子陈抟老祖、合州通判濂溪先生周敦颐及其弟子伊川先生程正叔在《易经》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理学研究的杰出成就,使峨眉系列武术从古老的合州巴子拳,通过张三丰铜梁台师从火龙真人、唐顺之先生佳作《峨眉道人拳歌》以及抗倭英雄戚家军的转业传布,成了中华内家武术的源流,并广泛散播到江浙及中原北方各地。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MzOTI0NzEwOA==.html

评论
热度(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